化学
一、学科简介
兰州大学化学学科已有60余年的发展历史,是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的学科,是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1982年有机化学成为国家重点学科,1985年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2007年设立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首批建立的“创新研究群体”、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研究团队、国家级教学团队、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111计划”引智基地和甘肃省青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在2012年全国高校化学学科评估中排名并列第8。2013年在化学学科全球前1%的排名(按总被引次数排名)中,兰州大学化学学科为第139名,在中国大陆高校中排名第14。
二、学科方向
学科方向一:无机化学
本学科无机化学的科学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是我国最早开展稀土元素分离、稀土发光材料及稀土生物无机化学研究的单位之一;在稀土配位化学、稀土分离化学、稀土生物无机化学、放射化学与同位素分离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已形成自己的特色,并取得多方面的突出成果,在国内处于前列,形成了以稀土化学为中心的特色学科方向。
1. 配位化学:包括发光、导电、催化等功能配合物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其特色研究是稀土配位化学,“稀土超分子功能配合物”方面的工作是当今化学研究的前沿课题,已取得一些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
2. 生物无机化学:其特色是稀土配合物的生物效应及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在学术界颇具影响。
3. 金属有机化学:主要进行金属羰基化合物合成、反应机理及应用研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4. 无机功能材料化学:研究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发光材料、荧光分子离子传感器、磁共振成像剂、铁电相无机材料及电池电极材料的合成及应用等。
学科方向二: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学科点开展的主要科研方向有分离科学、生命分析化学、纳米材料科技、现代液相色谱、现代光谱分析与功能超分子多元螯合物、化学信息学、电化学分析及材料电化学测试技术、微分析系统等八个方向。其中化学信息学于2006年分离为单独的博士招生学科。
1.分离科学方向主要是用交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分离中的定量关系、预测分离行为,取得了一批创造性的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提供了西部中、藏药中活性组分的分离方法和先进的联用技术及质量监控方法,提供了若干开发应用方案,为促进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2.生命分析化学方向围绕DNA、微生物、细菌、病毒检测和医药、医学诊断及人类健康、食品等与生命过程有关的分析化学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开展生命分析化学特别是高原寒旱区生命分析化学的理论和应用的系统研究。主要涉及中草药特别是高原寒旱区中草药活性成分与蛋白质、DNA相互作用机理及生命分析化学的新技术研究等。
3.纳米材料科技研究方向主要是采用交叉学科技术对大面积、超高密度纳米线有序阵列垂直磁记录材料、纳米化学电池、纳米线管有序阵列复合结构的场电子发射阴极材料和模块法纳米组装体系光电集成器件及传感器和半导体等方面的原子、分子及表面结构分析和电化学行为做出创造性成果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现代液相色谱方向在HPLC的保留机理、新固定相的合成、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分析、HPLC相关技术等方面作出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工作。
5.现代光谱分析与功能超分子多元螯合物研究方向围绕新型功能高分子螯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富集分离痕量元素的性能、机理和应用、纳米材料的化学修饰及其吸附离子、分子的性能、机理和应用、分子和离子印记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对分子和离子的识别特性和分析应用、光致发光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发光特性、生物功能大分子金属配合物的性能和结构表征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作出了国际先进水平的工作。
6.电化学分析及材料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方向围绕药物分子及代谢过程的电化学信息提取、细菌和其它生物传感器、环境污染有机化合物的光电催化降解机理分析、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单晶硅表面功能纳米薄膜材料的制备及表征、欠电位沉积及原子层外延技术、纳米材料传感器、高品质镍的电化学冶金及测试技术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作出了国际先进水平的工作。
7.微流控分析方向围绕廉价微流控芯片的设计制作、表面改性、功能化结构的形成,适合微流控分析的基于现代个人计算机的微型分析检测设备、特殊用途分析仪器的设计制作,基于微流控原理的生物传感器和在线快速分析系统等新型分析测试技术的建立及其在生命科学分析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作出了国际先进水平的工作。
学科方向三:有机化学
广泛深入开展功能有机分子(指具有重要物理化学及生物学应用价值或性能的有机分子)的化学与功能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主要涵盖五个方面:
1.合成有机化学:开展高选择性、高效经济、环境友好的合成方法及有机反应和试剂的研究;开展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复杂天然产物的全合成、半合成及活性研究;
2.生物有机化学:应用自由基化学和生物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自由基对生命调控过程的化学生物学问题;
3.物理有机化学:开展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机理研究,特别是固相及催化有机反应机理研究;
4.天然有机化学:以西部植物资源为研究对象,发现新结构、新活性先导化合物,为西部天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建立科学支撑。
5.有机材料:开展新型有机材料,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
学科方向四: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研究主要有四个方向: 溶液化学,结构化学,催化化学和功能纳米材料化学。
1.溶液化学:系统研究了一系列烷烃溶液的超额热力学性质, 研究了宏观热力学性质与微观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联系;系统研究了短链分子溶液和支链分子溶液的临界行为,建立了一个包括小分子和高分子在内的链分子溶液的临界态理论;对链分子溶液指前因子和分子量之间的关系给出了清晰的解释,清晰地证明了三元微乳液在临界区有'假二元'性质, 探讨了临界跨接行为,研究了在微乳液体系中和处于临界态、超临界态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质。研究成果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二等奖。
2.结构化学:为了应对多面体和多面体链环在DNA和蛋白质以及病毒结构的合成和表征方面取得的令人兴奋的的挑战,本方向在新颖的DNA和蛋白质多面体链环的构筑理论方面做出了重要工作。自2005年以来,本课题在SCI刊物发表20篇学术论文,开创了在DNA和蛋白质多面体上建立多面体链环的新方法,为理解奇特的DNA和蛋白质折叠的新方式探索了理论基础。 2009年接受了美国Nova Publishers的邀请为《数学化学》专著其中一章撰写了题为“DNA多面体的化学和数学”的长篇评述文章,并单独做为一本书出版。
3.催化化学:化学催化致力于在分子水平上理解催化过程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包括多相催化和均相催化.主要开展的工作:以非贵金属为催化剂活性组分,进行加氢、脱氢、氧化及以碳纳米管为为载体的各类催化剂的研究;钒氧系纳米粉体,纳米管、线、棒状材料的合成及性能表征;手性卟啉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烯烃和手性钌催化的催化不对称环丙烷化反应研究等。“固定床催化脱氢制亚氨茋(ISB)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获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4.功能纳米材料化学:将材料科学与电化学研究相结合的前沿领域。课题组瞄准纳米技术与新材料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材料进行高水平的基础理论研究与成果转化。主要包括:纳米锂离子电池及超级电容电池的组装测试及产业化;碳纳米管的大规模生产;耐磨硬质膜层、纳米陶瓷的研究;铁磁性纳米线阵列结构的超高密度垂直磁记录介质材料的研究; 空间级硅橡胶黏合剂,非线形航天光学材料及特殊材料助剂的研制等。
学科方向五: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主要以“功能高分子材料”为特色研究方向,利用分子设计和化学合成方面的优势,充分结合西部和甘肃的稀土、石油化工等丰富的资源条件,正在开展具有创新性的研究工作。
1. 智能聚合物和智能水凝胶研究。这类凝胶可广泛用于药物缓释、生物活性分子分离、金属离子(特别是贵、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分离和催化剂活性控制领域,开展此课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 环境保护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研究设计合成系列化高性能大孔网状或高性能大孔网状新载体,借助载体结合法固定高效微生物菌群,结合污水生物处理原理及方法研制开发污水处理新技术,形成省时、节能、节水及清洁生产新技术。
3. 采用表面引发聚合技术在无机氧化物纳米粒子、碳纳米管以及粘土接枝了具有规整结构的均聚物、共聚物以及超支化聚合物,有效改善了其在有机基体中的分散性。采用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技术对聚合物材料进行表面接枝改性,制备了一系列新型功能材料,并对其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
三、学术团队
2011年以来,本学科在《兰州大学萃英人才建设计划》等相关政策的支持下,积极发挥全体师生的主动性,加强内培外引,不断加大对人力资源建设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强学术梯队建设,努力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活跃在国际化学学科研究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如化学化工、医药、材料、能源、国防等)的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三年来,共引进选留各类人才3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新增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总数达到3人,新增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入选者4人,总数达到17人,国家突出贡献专家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5人,中国化学会理事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新增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甘肃省教学名师2人,甘肃省领军人才10人,博士生导师38人,教授37人,副教授51人。目前本学科除了国家基金委首批建立“创新研究群体”和国家级教学团队外,新增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至此,本学科专任教师达到142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占专职教师及研究人员比例达到90.8%。形成了若干个接近国际水平的科研创新团队,明显提升了兰州大学化学学科的创新能力和科研实力。
在做好引进和造就学术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的同时,本学科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试行并逐渐完善PI (主要研究者,Principle Investigator )制。逐步形成以创新团队为中心、以PI研究组为基础的教学科研基层组织新机制。通过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创造条件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科研队伍。2011年,张浩力教授获第15届“甘肃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2012年,涂永强院士被评为“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陈兴国教授被评为甘肃省“园丁奖”优秀教师;王为教授荣获王天眷波谱学奖;严世强教授评为兰州大学第三届“我最喜爱的十大教师”和兰州大学“隆基教学名师奖”,唐瑜教授获得兰州大学“隆基教学骨干奖”;2013年刘伟生教授当选“科学中国人2012年度人物”;严世强教授荣获甘肃省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和“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许鹏飞教授荣获甘肃省首届陇原师德先进个人称号;张浩力教授荣获亚洲化学大会“Asian Rising Stars”。
四、人才培养
本学科历来把人才培养质量视为学院发展的生命和灵魂。始终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学生能力培养为重点,紧抓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优秀教学成果奖等质量工程,在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办学层次的同时,对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手段等进行综合改革,推出全面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举措,学科人才培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2011年以来,1人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人入选“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3人入选“兰州大学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1篇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1人获得“首届全国研究生学术报告会”优秀报告奖;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获奖项目4项,甘肃省“挑战杯”获奖项目1项。出版教材6部;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25项;首次获得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主办权(2014年)。
在第七、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上分别获得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的优异成绩;2011年,我院学生在“永新杯”甘肃省首届普通高校化学知识及实验技能大赛中取得团体第一名,同时刘亚飞和安显涛同学分别斩获个人知识竞赛第一、第二名的桂冠;在“道达尔”高校环保精英高峰论坛中凭借作品《西部地区塑料环保意识调查报告-以兰州市为例》获大赛银奖;2012年倪鲲鹏的作品《天烁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获得第八届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同时在甘肃省第三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凭借作品《基于石墨烯超级电容的开发与应用》与张锋伟负责的《新型催化剂镍/二氧化硅的推广与应用》同时获得一等奖;2009级梁森、刘晶晶团队和2010级李骄洋分别获得高校环保创意设计大赛金奖、铜奖和优胜奖;2013年2009级学生姚望的作品《一绝胜负》获得2013年“我的中国梦?最美中国”全国大学生摄影大赛最佳瞬间奖;2011级张峰瑞获得甘肃省第九届挑战杯三等奖;2011和2012年,连续两年组织学生赴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参加学习交流活动;三年来,共授予博士学位234人,硕士学位341人,学士学位847人;
本学科毕业生素以勤奋踏实、学风严谨、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而著称。20世纪80年代,在全国12所重点综合性大学毕业生参加的CGP考试中,连续5届取得优异成绩,先后夺得2次个人总分第一、1次团体总分第一;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西北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多次夺得第一、二名的好成绩。1998年和2000年,连续2次获全国大学化学实验竞赛团体总分第四。据不完全统计,毕业生中已涌现出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5人入选中组部千人计划,10人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1人成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入选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13人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1人当选全国十大杰出青年,1人荣获全国“五四奖学金”、3人获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4人荣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10人荣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还有许多毕业生跻身诺贝尔奖得主的实验室及其它国际知名的研究机构从事科学研究。这些校友的杰出表现,为学校和学院赢得了荣誉。
五、科学研究
2011-2013年,本学科继续保持基础理论研究的优势,通过整合学术队伍,加强横向合作,增强承担国家、地方重大重点项目的能力,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2013年由涂永强院士牵头的《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多环天然产物高效合成》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资助,这是我校作为主持单位,首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翟宏斌教授领衔的天然产物合成化学团队入选教育部2011年度“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厍学功教授主持的“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天然产物全合成”项目获得2011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三年里,新增立项科研项目逾160项,其中国家级基金76项、教育部基金27项、甘肃省科学基金及兰州市科技计划23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8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省(部)级鉴定7项;三年来,科研经费呈上升趋势,已突破2000万大关,2012年达到了2124万元,尤其是横向经费增幅巨大,由2010年的446万元上升到2012年的919万元。发表在SCI收录学术刊物上的研究论文保持数量不减少、影响因子逐年有所上升。2011年以来,发表各类研究论文984篇,其中发表在SCI收录刊物上的论文897篇,在化学一区刊物J.Am.Chem.Soc.和Angew.Chem.Int.Ed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3篇;近年来,本学科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集中资源、发挥优势、促进学科交叉、推动科技转化,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积极申请并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产生了一批有重大影响的、国际一流的原创性研究成果。2011年甘肃省有色金属化学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验收,并取得专家验收评价结果排名第一的好成绩。刘伟生教授主持的《稀土功能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获2011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许鹏飞教授主持的《重要生物活性导向的手性化合物及杂环化合物合成》获2011年度甘肃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六、学术交流
本学科以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学术环境作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坚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学术自由、追求卓越。利用《兰州大学外聘专家来校讲学办法》,积极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本学科进行短期学术交流。2011年以来,本学科学术交流日益频繁,来院做报告的高层次专家越来越多,如著名理论有机化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加州大学洛杉机分校Kendall N. Houk教授,J. Am. Chem. Soc.期刊副主编、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Sidney Hecht教授等。四年来,通过“百年兰大·名家讲坛”、“萃英大讲坛”、“近代化学前沿讲座”、“分子看世界学术论坛”、“分子苑林”学术大讲堂、“文魁青年论坛”、纳米技术前沿论坛等,共邀请了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内的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加拿大、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地区和国内外著名科研机构的186名专家学者做了200余场专题学术报告。在此期间,学院主办了国际学术会议5次、国内学术会议7次。2011-2013年,在我院攻读学位的留学生人数为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2人;频繁的学术交流使全院师生开阔了学术视野,增进了与著名专家的沟通与交流,对促进学科建设,提高学术水平,推动学科的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境外国际合作科研项目方面,2011年,曹小平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外交流与合作项目“三苯三戊并烯(TBTQ)衍生物的超分子化学研究”获准立项。2012年,王为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外交流与合作项目“原位固体核磁共振技术研究金属修饰的高硅沸石分子筛催化的甲烷活化转化反应机理”获准立项。
七、建设规划
2011—2015年,化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在兰州大学建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的总体目标下,实施内涵建设基础上跨越式发展战略,促进学科水平明显提高,教学科研队伍的实力显著增强;人才培养质量和自主创新的能力明显提高,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的综合实力明显提高,创造同类研究一流成果的能力显著增强。
到2015年底,力争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
1、提升学科专业水平,完善学科结构体系
首先,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凝聚科研团队,通过创新平台建设,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吸引优秀人才,加强团队建设,突出科技创新与学术发展,把有机化学建设成为活跃在学术前沿、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学科;同时充分发挥有机化学学科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大力发展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使之成为国家重点学科,从而将化学建成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到2015年力争化学进入ESI前100名,力争新增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2个;
其次,利用西部地区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环境资源的比较优势,在现有学科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具有地域特色和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化学工艺学和应用化学,并将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建设成为优势学科。同时着力建设甘肃省功能材料化学重点实验室;充分发挥业已建成的兰州大学—金川公司金属化合物联合实验室、兰州大学—兰州石油化工公司联合实验室的示范作用,在进一步拓宽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的基础上,力争新建1-2个校企联合实验室,逐步增强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能力;借助企业的技术条件和力量,加强学科建设,促进基础理论学科与特色学科、应用学科的协调发展,完善多模式的学科发展格局。
第三,针对21世纪“信息技术在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上将不断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和“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正酝酿着新的突破”的发展趋势,积极扶持化学信息学、生物无机化学等新兴、交叉学科,形成一批新的学科生长点和研究方向,促进传统学科与新兴、交叉学科的协调发展,进一步拓宽学科发展的空间。
2、调整科研发展方向,增强服务社会能力
在促进本学科内部不同二级学科协调发展的同时,瞄准国家目标,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的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为主攻方向,以国防科学技术和工业领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迫切的领域为重点,调整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通过整合学术队伍,加强横向合作,增强承担国家、地方重大重点项目的能力,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保持每年承担纵向、横向项目的研究经费呈上升趋势,年均科研经费超过3000万元,其中横向经费占50%以上;保持发表在SCI收录学术刊物上的研究论文数量不减少、影响因子逐年有所上升;积极培植、努力创造具有国家科研成果奖水平的研究成果,不断提升学术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3、调整学科、队伍、人才培养结构,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积极培养引进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尤其要重视培养和引进高水平的专职教学科研人员,建设一支以“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为学科(学术)带头人的教师队伍;到2015年,保持教师155人、实验技术人员65人、管理人员35人的规模,教师队伍数量明显增长,学科、学缘、年龄、学历、职称、专业分布结构比较合理,具有博士学位者达到90%以上,博士生导师达到50人左右。力争新增两院院士1-2人,“千人计划”国家特聘科技专家1-2人,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2人,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5人;新增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2个,教育部、国家外专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1个。
4、建设质量保障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人才培养制度建设。遵循国家教育方针和“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建立化学化工学院《教师本科教学规范》、《本科生学习规范》、《研究生培养规范》、《博士后培养使用规范》以及各类教学人员的岗位职责,健全青年教师培训制度,明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各岗位的工作任务及标准,完善人才培养中教学计划制定以及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设计)、学位论文、实践(实习)等环节的工作。
二是课程体系建设。一方面编写出版符合本科教学特点、适应性强的教材2-4部,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1-2门、甘肃省精品课程2-4门;同时编写富有特色的研究生教材2部,探索开展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层次基础理论课、专业课、实验课、选修课进行调整、合并和重组,强化课程与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整体优化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与其他培养环节的结构。
三是实验教学体系建设。针对实验性学科人才培养的特点,根据“精选基础、综合提高”的方针,健全有序三层次的本科实验教学体系,规范实验教学过程;逐步更新实验内容,适当增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比例;继续完善“三阶段滚动资助”的本科生创新培训体系、计划及管理,提高培训项目对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实际效果。研究生要进一步突出创新能力培养,强化实验研究能力训练,尤其要重视加强大型仪器操作能力的培训,使研究生有能力独立运用现代分析测试手段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
四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国家理科化学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其在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示范作用,保持其应有的地位和社会影响力。
五是创新培养方式。通过增强学生的专业兴趣点、端正学生的人生态度和提升学生的进取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学科专业为依托,以纵向管理为手段,通过导师的管理及其人格魅力的潜移默化,带动研究生的创造力和进取心;通过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创造人才培养的过程效益,进而以各类交流活动为纽带,将这种创造力和进取心凝聚成合力,创造出品牌。与此同时,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倡导并大力推行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加大优秀多媒体课件的建设力度,着力建设2-3个精品多媒体课件并推广应用;积极创造条件推广专业课“双语教学”,到2015,使“双语教学”的专业课覆盖面超过30%;进一步规范研究生Seminar培养环节,强化创新能力培养。与此同时,在扩大国防生招生规模的同时,探索建立国防生导师制的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生的培养机制,完善硕博连读、提前攻博、直接攻博的培养方式。
六是完善专家治学机制。进一步明确学院学术委员会、分学位委员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工作职能,落实课程组教学实体的工作职责;加强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主讲、主任的管理体系建设和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教师岗位责任制和考评机制,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教师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
七是学术交流平台建设。争取承办4次国际学术会议和4-5次的国内学术会议,平均每年邀请专家、学者前来开展学术交流不少于50人次,努力营造人才培养浓郁、宽松的学术氛围。
八是评价体系建设。完善人才培养的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健全研究生的学科综合考试制度、学位论文评阅制度和目标管理制度,完善课程教学的评估机制,建立科学、客观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通过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较大幅度地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实现外语四、六级过关率和考研率逐年有所提高;在保持各类毕业生充分就业和一次就业率高于全校平均水平的基础上,改善就业的地区结构和行业结构,积极培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努力实现零的突破。同时重点培植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4项。
八、基础条件建设
近年来,本学科加强条件建设,办学软硬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2011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兰州大学化学基地”经费400万元;2012年获得“十二五”化学创新实验教学中心总经费200万;同时获得“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化学专业150万经费支持;2013年第二化学楼通风系统改造工程获得学校批复,将于2014年启动建设;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基础化学实验I仪器的增补更新”和“基础物理化学实验平台改造升级”项目获得立项批准。现有教学科研实验室面积30000平方米,常规教学科研设备齐全;先后购买400MHz核磁共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超高效液相色谱、全自动比表面积物理吸附仪、微焦斑X射线单晶衍射仪和时间分辨荧光光谱仪等装备精良的大型仪器,分析测试手段达到国内高校同类学科的先进水平;拥有1000平方米的化学资料楼,有外文期刊700多种10万多册,中文期刊400多种,图书约4万册,教科书13万余册。拥有ACS(美国化学学会)数据库、Elsevier (ScienceDirect) 数据库和SciFinder Scholar(CA网络版)数据库等电子文献资料,文献拥有量位居西北地区高等学校同类学科首位。
九、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本学科历来重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通过科研合作项目的开发与应用,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努力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不断提高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目前本学科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方向有:有机中间体及药物中间体的合成,植物、药物有效成分的分离提纯,有机化学产品结构分析、含量检测,化工产品定量定性检测,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检测,化学、化工技术咨询,新材料合成及检测。2011年以来,面向社会,积极开展企业难题技术攻关,获准立项甘肃省科学基金及兰州市科技计划23项,开展地方性横向课题研究118项;承担中国石油兰州石油化工公司、金川集团有限公司、甘肃省质检中心等25家政府及企业和科研机构的研发课题。同时密切联系相关企事业,提供专业技术培训服务。2011—2013年学院面向社会举办13个非全日制教育班,目前在读非全日制教育学员324人。在读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118人。